原载于厦门大学新闻网:http://news.xmu.edu.cn/2f/67/c1552a339815/page.htm 发布时间:2018-05-07 【开栏的话】 从“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到“双一流”建设名单;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双一流”建设成为中国高校乃至全社会关注的一件大事。 去年年底,我校正式发布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今年是我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一年。为了全面展现我校“双一流”建设的火热场景和生动实践,校党委宣传部精心策划推出“撸起袖子建一流”专栏,聚焦“一流学科”这个建设一流大学的“牛鼻子”工程,从学校重点规划建设的11个交叉融合的学科群讲起,用名片介绍、对话、故事等多种形式,为您呈现第一手的“双一流”建设资讯。 相信透过我们的报道,您能清晰地看到,一幅“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厦大风格”的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的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厦大制造”的复兴行动 【名 片】 学科群:材料与智能制造 子 群:前沿材料、智能制造、仪器装备。三者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形成融合支撑和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其中,前沿材料为基石,智能制造为桥梁,仪器装备为出口。 建设思路:以扶优、扶需、扶特、扶新为原则,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产业升级的需要,坚持基础和应用的“横/纵”双轮驱动,利用跨越化学化工、材料、信息、航空航天、电子等多个学院的大平台优势谋划新兴工科专业建设。 建设目标:到2020年,学科群夯实冲击世界一流的优势基础,部分研究逼近或迈入世界一流行列;到2030年,学科群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若干研究方向迈入世界一流前列。 【对 话】 田中群:“同行认可的一流才是真一流”
和田中群的对话,是在他回国的十几个小时后。除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工程技术学部主任、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的身份外,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我校材料与智能制造学科群建设方案编制牵头人。 田中群表示,总体上看来,这个承载着厦大工科复兴重任的学科群建设进展顺利。目前,该学科群已完成学科方向调研、确定凝练学科方向、拟定人才培养方案等。他希望,这个学科群所涵盖的500多名教师能埋下头来,扎实苦干,推动相关学科不断向前发展。 问:人们一般认为,厦门大学以文理见长,工科相对较弱。但是,在此次我校“双一流”建设中,工科也被纳入其中。对此,您如何看待? 答:的确,人们心中一般会有这样的印象。但我们不要忘记,厦大在建国初期,实际上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学工科的,那时候工科还是很强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厦大发展工科也是一种“复兴”,我觉得“双一流”建设对于厦大工科的“复兴”,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和重要的推力。当然,厦大工科被纳入,更重要的还是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学校强调,“双一流”建设要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融合发展。所以我们要聚焦可以“有所为”且具有特色优势的领域,才能大有作为。 问:在您看来,什么是一流? 答: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我认为,“一流”是要本领域同行认可的一流,是同行的“口服心服”,而不单是看发表论文的数量。我所倾向的这个评价维度虽然看上去比较虚,但其实是最科学的。在学术界,看谁是一流谁不是一流,绝不会去数它的文章,也不会去看它的引用率。当讲到某一个研究方向时,大家自然而然脑子里就会浮现出几所学校或者几个学术带头人。可能是听过某个人的报告,觉得这个人很有见地和原创性;可能是读过这个人的文章,觉得他的观点非常有前瞻性;可能是在某些获奖或者科技项目里,发现这个人的成果对于该领域最具突破性和引领性;甚至可能是大家在私聊中体现出对有关成就的钦佩等,这种综合各种因素形成的“学术印象”,就是同行的认可和评价,而这跟发表论文数量并无直接关联。 问:工科不同于理科,有自己的特色和规律。以评价体系为例,在您看来,工科的评价体系有着什么样的特殊性? 答:不同的学科需要不同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工科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用理科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它。对于工科而言,判定一项研究或一支团队是不是一流,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维度,就是它是否为国家的大战略和国家与地方发展作出实质性的贡献。因此,工科要解决的是非常实际和复杂的具体问题,所以一般需要有一个大的团队,需要团队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协同攻关确定目标,那么这就存在如何考核和评价团队成员各自贡献的问题,以此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有很多老师都面临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我们又该怎样建立科学的机制,积极推进其成果的产业化并为国家战略发展作出贡献,这些都是工科的特殊性等等,也是工科评价体系所要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难题。 问:我们知道,负责一个学科就已经很难了,更甭提这个学科群里有多个不同的学科。那么,作为方案编制牵头人,您如何统筹分配资源,确定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 答:我喜欢用“倒逼法”来考虑和解决问题,就是说从目标导入,步步倒推。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哪些步骤?做好这些步骤,又需要组织什么样的队伍?等等。具体到材料与智能制造这个学科群,什么是我们的明确目标呢?第一,这个一流学科必须要为国家战略发展作出实质性贡献。否则你还叫什么国家重点大学?第二,这个一流学科必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第三,这个学科与其他学校的同类学科相比,必须要有特色和优势。 对于我们这个学科群来说,要把这三点目标缺一不可地来综合考虑,然后再确定各自拟选择的具体研究方向。不然,难免会有所偏颇。因此,我们在分配资源和确定研究重点时,不是平均切蛋糕,也不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而是谁获得支持,谁就要担当和贡献;谁获得大支持,谁就要做大贡献。 问:除了确定重点支持和发展的研究方向以外,目前你们还做了哪些工作? 答: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在“选人”上。针对一个大目标,我常常问三个问题:第一,干什么?第二,怎么干?第三,谁来干? 目前工科人才队伍明显偏弱,故第三个问题显得格外重要。对此,我们有三点考虑:首先要积极引进人才,引进那些在我们重点发展方向上的学术带头人,因此我们最近在不断地寻找联系可能加入厦大工科的关键学术带头人;其次,要通过建立科学的合作机制和评价体系,全面调动工学部现有老师们的积极性;再者,就是为厦大的材料与智能制造学科群精心培养下一代的学术带头人。我们计划在工学部的所有学院和研究院里,挑选一批最优秀的本科生,组成一个尖子班,我们想给这个班命名为“本栋班”,给这个班配以最优的师资和培养方案,包括从国内外邀请顶级科学家和教师来上课和辅导,然后再从中挑选最顶尖的一批人,通过顶层设计我们计划发展的重点方向,全资选送到国外最好的研究团队去攻读博士学位,学成后回到厦大来任教,同时也以此与这些国际领先团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我们知道,第三个长期工程的时间会很长,但是这点必须做,一定要尽快启动。 问:在您心中,您为材料与智能制造学科群设定了哪些目标? 答:一个最低的要求就是要创造一个符合厦门大学工科发展的模式,这是必须做的,是具有长远意义的。当然,这里面要“破”很多东西,也要“立”很多东西。其中,也包括要建立起一种适应厦大工科建设和发展的内部文化,让大家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在此基础上,我希望,首先在两三个领域方向上,通过组织协同力量,争取在近2-3年内有比较大的突破,也就是我所说的“有所不为,有所为”。 问:您认为,在“双一流”建设中,最难的地方在哪里? 答:我认为,最难的是统一认识。没有统一认识,就没有统一行动。不管是一流的成果、一流的人才,还是一流的机制体制,如果大家没有达成思想共识,行动就很难合拍,就无法落实到实处。 我记得,在工学部讨论“双一流”建设方案第一次会议上,我就提出来,共有六个学院和研究院参与这个学科群,首要的任务是要统一认识。但是坦率地讲,学科群内部有不少认识不统一的地方也是正常的,一开始各个学院都提出了很多的研究方向。但是经过多轮讨论后,大家逐渐意识到,不可能所有学科方向和学院都通过“双一流”建设来发展,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且必须要几个学院或几个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这样,大家思想渐渐统一,方向也越来越明确,行动也协调一致,为“双一流”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李 静 图/卢 振 【故 事】 航空发动机的“厦大心”
(团队成员安装发动机缩比样机模型) 年仅“3岁”的厦大bwin必赢有着“雄心大略”。中国工程院院士、该院院长尹泽勇带领的一个平均年龄33岁的科研团队正在从事一项与高超声速动力技术相关的研究。 简单地说,这项名为“民机涡轮基组合动力系统”项目研究的是面向未来高超声速民用飞机的“心脏”——航空发动机,即研发一种新型组合循环发动机,赋予飞机在宽广速度范围内的强劲动力,让它飞得更快更高更好。 这被认为是关乎未来战略新兴航空动力技术极具前瞻性的一项研究,也是我校材料与智能制造学科群在“双一流”建设中重点规划的研究方向之一。 37岁的bwin必赢常务副院长尤延铖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从去年4月开始,他开始跟着尹泽勇“折腾”这个事情。 现有航空航天动力有三种形式:涡轮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这三种发动机分别有着自己的适用领域和速度范围,也都有着自己的优缺点。团队的目标是根据三种发动机的特点,合理设计循环模式,把三种发动机组合为一个推进系统,通过模态间有效转换最大程度发挥各自优势,最终实现民用的高超声速飞行。 要实现这样的组合,难度可想而知。面对艰巨而庞大的任务,团队采用“化大为小、化繁为简、逐步推进”的方法。尤延铖的电脑里有一张工作日志表,用不同的颜色将任务层层分解,以月为单位布置了所有任务目标和工作计划。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重大科研不是一个科研机构能独立完成的。尤延铖特别强调团队合作和外部协作的作用,他认为这是工科不同于理科的地方。和他们一起参与这个项目研发的合作伙伴包括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等近10家单位。 目前,团队已研发出一个长2米、具备40公斤起飞推力的“迷你版”组合发动机缩比样机,正在校内进行一系列地面试验测试。今年夏天,更大尺寸的发动机部件全速域风洞试验研究将在兄弟单位开展测试。 尤延铖说,这项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助力国家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推动民航飞机速度提升到现有速度的五倍以上,“到那时,便可以实现两个小时内的全球直达,彻底改变人类的出行格局和全球的交通文明。” 文/宣传部 李 静 图/bwin必赢 |